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二章 新的战术 - 第2页
bbwx2.com

    科学院研制出的初代撞针式燧发枪,当然也有很多毛病,比如弹簧因为质量不过关时常断裂;击锤上的燧石容易脱落;比起明朝技术成熟的火绳枪,百分之百的发火射击率,初期机械结构的燧发枪,其哑火率竟然高达三成,而且维护起来相对复杂一些。

    虽然在命中率,破坏力和射程之上,初代燧发枪与火绳枪并无太大区别。但燧发枪装填速度快和操作简单的特点,可以让其形成短时间不间断的弹幕覆盖,弥补哑火率偏高等缺点。这一点,是火绳枪根本无法匹敌的。

    明朝的火器部队,在朱由校在位时,依然大规模装备火绳枪。而国外同期,燧发枪已经开始崭露头角,并开始大量在法国部队中装备。但燧发枪成为欧洲各国军队主流装备,要到“三十年战争”末期,即1650年之后。

    因此,皇家卫队装备的撞针燧发枪,除了倒霉的林丹汗见识过以外,明朝的其余部队,根本就没见过。至于步.枪协同战术,对于普遍训练水平低下的明朝部队来说,基本等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冷兵器作战的思维,依然顽固盘踞在明军各级将领的脑海之中。

    正是基于此,朱由校大胆的进行了一次战术革新。凭借燧发枪不间断的弹幕覆盖,及火药燃烧时发出的巨大烟雾作为掩护。连发弩攻击部队,将作为近距离快速打击力量,进行抵近射击。然后燧发枪部队,将再次推进进行第二次覆盖射击,连发弩部队随后再跟进。
请关闭-畅*读/模式阅读。

bbwx2.com
关闭+畅/读=模式,看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【下一页】继续阅读。
上一页 -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