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番外吐槽篇:规则与话语权(1) - 第2页
bbwx2.com
    因为我国考古学家一贯的严谨与认真,并讲求文字、文物等多重证据的相互印证,并形成完整证据链。因此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的甲骨文,虽然现在能够搞清楚一部分字的含义,但仍然无法搞清楚所有甲骨文的含义。这也成为目前中国考古界的一大遗憾。

    而公元18世纪,随着天空一声巨响,巴比伦文明出世了,古埃及文明出世了。不过在那些号称有数千年历史的文物上,记载的文字很是烧脑,不是用木棒写的楔形文字,就是不知道谁刻(更像拿着模子按)的图画文字,刚出土的时候更没人知道他们的读音和意义。

    再后来,德国教师格罗特芬德喝醉酒后与人打赌,并脑洞大开认为楔形文字与古波斯语的拼音文字类似,虽然两者相差了几千年;一个善于攀岩和并精通多种语言的英国人罗林森,又很凑巧的在一块人迹罕至的峭壁上,找到了很多对应的文字。于是,楔形文字被破解了。

    我个人很感慨,喝醉酒看来还是有好处的,以后看来时不时都要喝一点。外国古人在峭壁上刻字,不仅经历几千年不被腐蚀,居然还能弄出拓本来,除了佩服我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咱中国的祖先技不如人啊,石碑上刻几个字不到三百年就开始模糊,超过六百年就基本看不清,超过一千年都基本被风化成一团,啧啧,国外的石刻就是不一样,还自带保鲜膜…

    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为了证明楔形文字的释读,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,还曾经进行了一次背对背的小小考试:他们把一篇无人研究过的楔形铭文,分别寄给罗林森和其他3位学者,请求他们独立翻译它。当4位学者的译文被开封检验时,内容基本上是一致。此时,人们真正相信,在湮没2000年之后,楔形文字之谜终于彻底揭开。

    我承认被这种“极为科学又极为符合逻辑”的方法震惊了。更令我震惊的是,这些欧洲的破译者,都一本正经脑袋不带转弯地认为,古代语言的发音,是几千年不改变的。于是其后,很多楔形文字包括古埃及图画文字,都被这种方式破解。
请关闭-畅*读/模式阅读。

bbwx2.com
关闭+畅/读=模式,看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【下一页】继续阅读。
上一页 - 下一页